第二章:培植能力

留學沒有捷徑

   申請人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能力,並且不斷以實質成績證明自己的進步,以證明自己有能力以及潛力成為領域內的佼佼者。不要期待自己能僥倖獲得評審的青睞,因為偉大的成功絕對不是僥倖。

   我從高三確定錄取大學之後就立定留學的志向。並且從大一就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並且立定進度表。然而,因為我的申請目標皆為目標領域內世界前五十名的學校,加上當時太過天真,第一次申請全部沒上。直到隔年經過一番反省,認清事實,改變策略,終於收到錄取通知。

  若是你在大學就訂定留學目標,其實,從大一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開始努力。我們先來看一下戰鬥計劃:

 

專業能力

課業

1. GPA

  想要進入世界一流學府,GPA(grade point average)必須要好才能申請到好學校。因此在大學期間的GPA就非常重要。GPA的算法因校而異,但是原則上是成績乘以學分做加權平均。通常學校寄發的成績單(transcipt)上會有總成績對照的GPA。


申請美國學校時,對方常常會要求分別列出專業科目GPA (major GPA)以及 畢業最後六十學分GPA(last 60 GPA),所以主科分數重要性大於通識,大四大三的成績又比大二大一重要。GPA計算機

  為了拉高成績,有些人會建議修給分甜的課或是修比較簡單清鬆的課。若要申請到美國不錯的學校,好比說美國排名前三十的學校,GPA需要3.7(大約學業平均87分)以上比較有機會。若要申請美國前一百名的學校,GPA最好不要低於 3.0 (學業平均78)。切記,有些台灣大學(清華大學GPA換算表)採用最高4.3的grade point 算法,但是美國要求的是最高4.0的算法。所以要注意不要高估了自己的GPA。

2. 書券獎

申請美國名校時,學歷(curriculum vitae)上若能在課業表現上注明書券獎,那肯定能證明你的專業能力突出。

書券獎指的是全班前三名,亦或是全班第一名。通常英文寫做Dean's List,也就是學院長的名單。有些人會在 成績後註明 Top 5% of the class, 通常這也和書券獎的意義相同。由於美國學校每年收到來自全世界大學的申請資料,各校的給分標準不一,所以有時他們會要求申請者的成績必須在前班前20%。注意,這只是最低門檻(requirement)。

3. 獎學金

不要以為獎學金代表的只是金錢收獲。獎學金也是學業表現的指標。好比大學校內外常有什麼「優秀學生獎學金」、「台德交換獎學金」、「吳健雄獎學金」、「扶輪社獎學金」等等,都是有成績競爭性的,甚至有些獎學金是有國際公認性的,對申請學校有幫助。

 4.比賽           

  國際型的比賽可以客觀評量申請者的水平,因此是一個很好的學業評量標準。例如國際的機器人足球競賽,勝利者必然是打敗世界各方高手。若是在大學期間有機會參加國際型比賽,與全球知名學府的學生一較高下,務必把握機會。大學讀外文系的暢銷作家王文華曾提到他之所以可以申請上史丹佛商學院就是因為他曾在國際的英語辯論比賽獲選最佳辯士。

  然而,專業不相關的比賽對申請進入研究所並沒有太大幫助。例如游泳比賽冠軍不會對一個申請數學研究所的人有太大幫助。另外,校內或是太小型的比賽對申請學校沒有太大的加分。切記不要把小學國中高中的得獎寫在履歷內,越久遠或是越小的獎項月沒有價值。

  5.專題研究   

  對於研究導向的研究所來說,專題研究的成果直接反映申請者做研究的能力。是比學業成績來得更直接的指標。做研究必須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研究的表現也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個性適不適合作研究。例如耐性、抗壓性、人際關係等等。

  對於想要出國的人來說,大學期間最好參與專題研究,一方面確認自己對做研究的興趣,一方面證明自己不只是紙上談兵。做專題研究可以讓指導老師幫你寫一封推薦信,有力的推薦信甚至可以直接推薦你到外國大學。

  最好的情況裡,你在大學期間或許能夠發表一篇論文,或是參加conference報告。由於論文是一個研究成果的展現,因此能發表論文代表你已經對學術有所貢獻。站在教授的角度,他需要的是會做研究的研究員,而不是一個只會考試而不會獨立思考的學生。

語言   

    英文             

英文是世界上國際交流主要使用的語言,也是課堂溝通的語言。通常學校為要求申請人通過英文檢定,如TOEFL、IELTS、GMAT等。 以美國研究所為例,好的學校TOEFL要求至少為 85分, 而有些更要求到100分。IELTS主要用在英國,但是美國也開始慢慢接受,IELTS通常需要6.0以上,也有些學校要求到7.0。

  大學期間,必須多充實自己的英文能力,如閱讀英文學習雜誌,上校內英文授課的課,或是英文寫作課,還有參加英語演講社團。如果想要講一口流利的英文,可以上校內或是坊間的英語會話課。或是與校內的外國學生做語言交換。平時多看看TED的影片,可以試著把字幕關掉,或是多聽BBC的廣播,如果更有時間,可以上免費的雲端課程如Coursera, 聽聽外國教授上課。

     其他留學國語文

 大部分國家並不以英文為母語,因此除了基本英文能力之外有可能被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該國語言能力。就算讀的是以英文授課之國際學生學程,在日常生活中會幾句該國語言絕對能減少很多的不便。對於非英文授課之學位,如果是要前往日本就讀,那麼N1檢定通過應該是最基本的,如果是要前往德法等歐洲學校就讀,同過法檢,德福考試也是入學的基本條件。

工作經驗     

  雖然留學應該從大學就開始準備,而畢業後直接前往國外唸書,但是對於某些領域來說,工作經驗的重要性大於在校成績或是研究成果。例如商管領域幾乎所有的MBA都要求工作經驗。工作經驗對於申請工程領域的研究所也有很大的幫助。

  工作經驗在某些情況並不能為申請者加分,必須工作內容能與大學專業相輔相成才有加分效果。而對理學院而言,在企業的工作應驗可能不如在校的研究成果來得重要。

   工作經驗不僅增加對社會問題的了解,對申請研究所的動機以及目的會更有把握,也讓申請人在面試或是自傳上也更能有所發揮。

其他

    培養對新事物的好奇心

       好奇心對於申請人的影響比較間接。對於做研究來講,在專業中興趣廣泛比較能找到志趣相投的指導老師,對於人際交往來說,興趣廣泛的人比較不那麼無趣,可以豐富自己的言談,與同學相處愉快。同時異國生活中總是充滿新事物。對於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可以幫助申請人更快融入環境,減少思鄉之苦。

     大學時代除了多閱讀書籍、多參與社交、社團之外、應該多接觸新事物,對未知的事情保持好奇,對害怕的事物勇於挑戰。遇到問題要有樂觀的思維,也要做最壞的準備。
     興趣廣泛的一大好處,就是能多吸收知識,並把申請過程中痛苦的語言考試化成學習的機會。無論是英文考試的閱讀測驗文章,還是聽力測驗的對話,把它們當做吸收新知的機會。這種廣泛學習的習慣能幫你省下來的學習時間非常可觀。例如,在文章中看到的句型結構如果換成是你,寫不寫得出來?模仿這些範文的寫作技巧,或是遣辭用句,絕對可以提升你的寫作表現。

     申請學校期間,你必須寫許多的英文文章,或是英文書信給教授、學校。這些作業曠日費時。與其用一種無可奈何的態度痛苦的做這些事,何不把這些繁瑣的事當作練習與陌生人溝通的機會?學習如何應對也是增進人際關係重要的一課。
    

   良好的體能

       良好的體能是一切的基礎。好的身體使人工作勤快,效率卓著。另外良好的體能可以應付異國的氣候變化,以及可能有的過敏反應。一個人出門在外,沒有親朋好友可以求救,但是自己的雙手萬能,雙腳無敵。有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全的心理素質,才不會讓生活的瑣事影響了課業。

   人際溝通的技巧

   溝通技巧的重要性不亞於專業能力。能把自己的工作表現完美呈現,或是完整地讓教授,同學理解自己的想法,熟練的口語表達、上台簡報、或是臨場的幽默感在職場上或是在學術圈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表達能力往往是華人的弱項。華人內向害羞的個性,或是崇尚謙虛的美德,只該留在華人圈中。


   大學時代應把握上台報告的機會多鍛鍊自己的台風,以及多參與社團幹部、學生會的活動,讓自己在面對人群時能夠侃侃而談,甚至能唱作俱佳,這樣的表達能力絕對能讓人驚豔而對你印象深刻。

    獨立生活的能力 

平常應該學著打理自己的生活,從三餐到洗衣買菜,水電修繕等,在國外都需要自己應付。開車被視為基本技能。台灣人普遍較歐美人晚獨立生活,因此最好早早學會這些基本技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